close

嘉義鳥瞰.JPG 

許有許多人跟我一樣,已經很久沒去過嘉義球場了;或者是,有些新球友不知道這座球場在哪哩,而讓這座渾然天成的設計,漸漸地像是一個被遺忘的桃花源,只有去過桃花源的老球友,知道怎麼去的路徑,也樂於一直再去。

  嘉義球場是球場的正式名字,嘉光是的公司名。這是一座老字號的球場,民國58年就已經開幕,算是台灣的第六座球,當年是由一群愛好高爾夫的醫生朋友所籌劃興建的,民國53年開始興建,期間受到軍方單位的阻礙,以至於九洞球場蓋了五年才完成,會員證那時候一張兩萬台幣。之後由遠東機械公司取得經營股權比例,民國87年做過增資,會員們手上都還握有球場的股票,這是台灣球場界少見的。

 

深入山谷之中

初次到嘉義球場的人,會感覺到在中埔鄉下的檳榔園裡打轉,最後一直爬坡上到一個頂坡,你會預期是否到了某個農家之中,但是這棟兩層樓的建築物又好像是會所。再四處張望,只見樹林圍繞而不見球道蹤跡,只見一台軌道車停在一邊,這似乎是通往球場的交通工具。整個球場的從會館到第七洞最低的球道,高度落差高達80公尺,只有半山腰巨大的摩加利樹或黑板樹可以探頭到地平面來。

  乘著軌道車,你就像要通往一個地平面下的失樂園,如果恐龍電影看多了,你可能會認為等一下就有翼龍飛過來。早期沒有這台軌道車時,球友們得步行而下,像是在走登山步道,可憐的桿弟們還要背著大包小包跟下去,最累的是回程還要拉上來,這條步道依稀在軌道車路線旁還可以看到,從小在這裡練球長大的許**,指著樹旁的廢棄步道輸著嘉義球場當年的景象

  別以為這台軌道車是一直降到谷底,它大概只走三分之一就到了第一洞梯台,打完第一洞要再繼續往下走到第二洞,以前是要繞著山邊走下去,之後做了一條相當壯觀的空中步道,可以下看整個球場,讓人忍不住要駐足遠眺,這種踩在空中看美景的經驗,全台灣只有這裡有。

  隨著洞數的增加一直到第七洞是到了谷底,接著又慢慢爬升,最精彩的是第八洞雙果嶺之間的一個電梯。是的,在球場上有一個電梯,一個類似貨梯的載人工具,免除你需要爬垂直坡的挑戰。搭上這個電梯,你可以通達第九洞梯台,再爬一個三桿洞的坡,回到第一洞梯台區,接著第二次的九洞挑戰。這裡的果嶺費都是以兩輪為計算標準,假日1100元,平日1000元,打九洞是600元。

 

自然生態球場

看到這麼大落差的地勢,可以想見當年的球道布局只能順著山勢走,而以當年的資源與機械來看,真的就是披荊斬棘而成,更不必說動用什麼大機具了,土方以人工可以搬動的為原則,因而保留了大部分的地形地貌。為了最有效運用這塊長條形的山谷地,可以想像球道是一來一往的設計,而且平均寬度大概在35碼左右,只有第六洞比較寬。這樣的寬度搭配兩旁的高樹,更覺得連空中都是窄的,具球場經理許朝謨的兒子表示,能在嘉義球場開球不出界的,出去其他地方打球一定沒問題,因為有一次PGA球員來這邊球敘,聽說沒有人不出界的。

  嘉義球場的高樹是與生俱來的優點與負擔,優點是球場看起來像林間步道,恬靜自然;負擔是,擋住了許多的日照時間,讓球道草長得不好,而在早期都種了生命力強的大板草。大板草是可以自行長得好,但是在夏天時節長得太快,負責剪草的許先生表示,明明早上才剪的,下午又長長了。當然,大板草也不是很好的球道草,場方已經在做球道草的更新,現在的第四洞球道還是一邊百慕達草一邊大板草,相當特別的景致。這種作法算是權宜之計,也反映了鄉下球場資金短缺的問題,只能做好維持的要求,升級更新的事只能慢慢地盡力做。

  嘉義球場的樹除了多跟高之外,還非常粗,在著名的過山谷三桿洞梯台,有一棵可能要三個大人才能環抱的大樹,讓這個約120碼的下坡過谷洞,增添了它的獨特性。對了,這個洞大概可以減20碼打,應該就可以上果嶺了。去拍照的當天是大年初五,陰雨天,只見幾組好友與一對夫妻悠哉地打著球,沒有人在等或是趕,來這裡打球像是慢活的步調,把時間丟在失樂園以外,進到這個高爾夫山谷之中,偷得浮生半日閒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nic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