楊淑君的遭遇演變成台灣反韓情緒的大爆發,其實,這件事應該只是一條引線,其後所累積的多年不滿與失敗,才是大多數人不喜歡韓國人的原因。因為,我覺得,韓國人真的面子裡子都贏了,不只贏我們,而且贏過了日本,日本才是韓國最想贏的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怎麼說他們面子裡子都贏了呢?就一般大眾而言,韓劇、韓國衣服、韓國化妝品與韓國偶像團體,已經成為他們的精神支柱,反韓的你可能會斥責小孩哈韓,但你敢不讓你的媽媽看韓劇嗎?你敢不讓你女朋友用韓國化妝品嗎?韓國已經取代日本成為我們通俗文化的主流,背後的原因是他們就是愛贏人家,所以無所不用其極地製造優勢,其中是有些不擇手段,以致於掩蓋過他們正面創新的努力。 

nic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 

還記得80年代初期,大陸高爾夫才從廣東中山重新出發(國民政府在大陸時就有球場,後來戰亂後就沒再復原),那股高球熱隨著香港的消費人口進入、大陸個體戶的崛起,球場的興建速度一直在追趕需求量的暴增;在那個時候,許多的台灣球場業者,挾著自成一格的台式球場know how,也進軍大陸去興建球場,或許是想炒短線脫手賺錢的心態、亦或者是真的只懂很片面的知識,台式球場最後都被市場淘汰,也讓大陸人知道,其實,台灣的球場是閉門造車而成,贏在接觸的早而已。幸好,在上海的一些台資球場是成功的,這些球場老闆都是企業家球友,到處取經拜訪,建造了幾個到現在還有知名度的球場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nic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世界巡迴賽的理想架構與平等原則

 1990年初諾曼開始倡導世界巡迴賽概念開始,已經過了將近20年,諾曼當年受到打壓,是因為美巡賽如日正中天的氣勢,豈容他來挑戰這個世界最高舞台的地位,要喊也要由他們來說。

nic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如同我在之前的專欄文章所說的,台灣真需要兩場LPGA比賽嗎?至多一場就已經足夠了!相爭的兩方,一邊是以LPGA會員關係先開始運作,另一邊起步晚,但是挾著官府支持與足夠的資金,透過一家國際經紀公司,後來居上地以錢擊敗對方。這種魚蚌相爭的戲碼,看在老外的眼裡應該是,你們盡量爭,反正至少會成一場,最後決定關鍵就是那句老話,「 show me the money」,先擋200萬美金來看看,沒錢免談!

 其實,在兩方的爭奪戰之中,一方是用盡謀略來阻止對方的進度,因為介入的經紀公司也有不能輸的壓力,一家國際大公司,怎麼可能敗在兩三個人的地方性小公司,不可能的,光用行政資源就壓死你。所以,當一方匯進200萬美金後,另一方還不知情地組了遊說團去美國努力,老美的裝傻功力還真是一流;只是我個人覺得,本是高球人,相煎何太急!大家都是為了台灣高爾夫而努力,應該化敵為友,而不是這樣子好像在搶標案似的。這又不是一樁好交易,大家急著去納貢?沒拿到承辦權的一方,不仿這樣想,至少抬了轎讓人家坐上去了,後面的錢不需要你去煩惱了。

nic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 

剛結束的英國公開賽,就比賽角度來看並不精采,盡管諾曼說是因為冠軍烏斯鐵森,而把最後一天的18洞轉播給看完,但如果是從欣賞冠軍揮桿的角度來看,這比賽是百分百的可看。這位姓氏大家不會念的南非球員,我早在兩年前轉播歐巡賽就盛讚不已,這次他能以七桿勝差拿下冠軍,氣勢絕不輸2005年時的老虎伍茲,差別只是過去的履歷太過平凡,無法因為這場勝利而立刻擠身巨星之列。

nic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今年起,博斯高球台的歐巡轉播由我擔任主講人,日子過得很快,2010年已經過一半了,回想自己從兼差講球到現在以講球為主業,時間已經過了13年。猶記得自己的第一場球評就是大賽,那是1998年在墨爾本舉行的總統盃,我跟張淑娟搭配,那場處女秀我自己當然不滿意,但總是一個開始,要感謝張淑娟的邀請與東森電視給的機會。

 

nic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5) 人氣()

想在台灣舉 辦一場LPGA比賽的氣勢,最近顯得非常的熱烈與紛爭,有兩邊的人馬都跳出來表示意願,看在賽事萎縮中的LPGA官員眼中,一定以為看到救星了!上一次曾雅妮為台灣舉辦LPGA賽事請命,拜訪了馬總統與立法院,希望國家能出錢支持,結果落得事情沒著落,還惹來社會不同的觀感。

 

nic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在台灣,媒體與政府都喊著棒球是國球,我個人是有些不同的看法。國球的定義是什麼?是打的人多?看的人多?還是在國際上表現得最好呢?以打的人多來看,一定是高爾夫比棒球多很多,不論是廣義的100萬人口,或是嚴謹的40萬人口,高爾夫都比棒球多,我相信連籃球都比棒球多;所以,一定是在國際上表現最好的吧?高爾夫我們有曾雅妮又重回世界第二、林文堂之前擠進過世界前50;反觀棒球,現在連大陸隊都會打輸,如果要看國際表現,撞球都在棒球前面。那麼,棒球一定是看得人多?這一點,我同意棒球應該比高爾夫多,因為它就是觀賞型的運動,只是,看洋基比賽的應該遠多於中華職棒吧?看中華職棒的,又有多少是跟賭博有關呢?提出這些論點不是以棒球為敵,只是以客觀角度來看待國球這件事。


nic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剛打完的美國公開賽,應該有很多人是在第三天聽到老虎爬起來,米寇森與艾爾斯都還在,於是最終日起來看現場直播。大家預期的是一場老虎與米寇森廝殺的精采戲碼,而不是看著他們早早就中箭落馬,領先的強森也一開始就自亂陣腳,搞得一群人一直往後退,唯有北愛爾蘭的邁道爾與法國的哈姆雷特撐在那裡。這好像不是大家所預期的,倒像是我所熟悉的,一場平常的歐巡賽,像法國公開賽。

 其實,美國高協這種要捍衛平標準的做法,屢次都讓他們達到目的,今年的冠軍桿數就是平準桿,但是往往在過程就類似生存戰爭,把頂尖球員搞得像一般單差點球友,觀眾看到的是Parbogey的戲碼、推桿刷洞而出的尷尬、甚至是聽到艾爾斯的咒罵。最後才敗下陣的人,就是冠軍,今年就是邁道爾;記得去年是誰嗎?Lucas Glover。不記得,沒關係,因為明年也不會有太多人記得邁道爾了。

nic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嘉義鳥瞰.JPG 

許有許多人跟我一樣,已經很久沒去過嘉義球場了;或者是,有些新球友不知道這座球場在哪哩,而讓這座渾然天成的設計,漸漸地像是一個被遺忘的桃花源,只有去過桃花源的老球友,知道怎麼去的路徑,也樂於一直再去。

nic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1 2